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 >> 新聞中心 >> 主要診斷、手術操作選擇及編碼易出錯 !如何提高準確率?
10月13日,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了《關于啟動2022年度二級和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有關工作的通知》,標志著新一年度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正式展開。根據要求,已參加2021年度績效考核的醫院應于每月15日前將上一個月的住院病案首頁數據上傳至國家醫院質量監測系統。
住院病案首頁作為住院患者醫療過程數據的濃縮,在績效考核、疾病分類統計、臨床路徑、醫保付費改革等方面的重要性毋庸置疑!寫準病案首頁,尤其是主要診斷、手術操作,可以衡量一個地區和醫院的能力與資源配置,同時關系到各項指標的準確性,直接影響上報質量,決定醫保支付改革的應用成效,影響醫院的經濟利益。
主要診斷、手術操作及編碼常見錯誤
1、主要診斷、手術操作籠統
醫師書寫診斷不完整、不規范,用簡寫、縮寫,忽略了解剖部位、性質、病理、腫瘤形態學,具體手術部位、方式、范圍等的描述,而籠統書寫。
例“異位妊娠”、“消化道腫瘤”、“頭部刀傷” 、“腦血腫清除術”等這些會造成分類的困難或錯誤。
2、未使用聯合編碼
當2個疾病或1個疾病伴有相關的并發癥,存在聯合編碼時卻分開編碼,造成分割編碼,導致主要診斷錯誤。
例“橈尺骨遠端骨折”、“急性闌尾炎穿孔伴彌漫性腹膜炎”、 “輸尿管結石合并腎積水”、 “肝硬化伴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”等,醫師書寫時由于常常習慣于分開書寫。
3、醫?;掖a
醫?;掖a是醫保版ICD編碼中灰色編碼,主要為結尾“00”的統計碼,此類編碼不可作為主要診斷進行醫保結算清單的填寫。主要診斷及手術操作診斷均要避免填寫醫?;掖a(00碼),以免主要診斷或手術操作信息不被分組器識別。
例患者因膽囊結石、急性膽囊炎入院,住院后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。出院主診斷選:K80.000結石伴有急性膽囊炎,為灰碼(00碼)不入組。
診斷、編碼不準確,后果很嚴重
● 醫保違規:若未遵循主要診斷、手術操作選擇原則,對患者的病案數據進行不適當的編碼,入組錯誤,易發生低碼高編行為,將可能會造成醫保違規,進而產生騙保等法律風險。
● 經營虧損:主要診斷、手術操作填寫及編碼錯誤,無法正確進入權重更高的組,導致醫院無法獲得合理的醫保賠付,醫院無法得到應有付費,將面臨巨大的虧損風險。
● 數據失真:持續的主要診斷、手術操作及編碼錯誤,數據也就失去了真實性,直接導致績效考核等與首頁相關指標難以計算,同時有可能會導致制定錯誤的院內經營管理決策,不利于醫院的整體發展。
因此,提高病案首頁主要診斷、手術操作填寫及編碼準確率是每個醫院必須面對的重點問題。編碼正確與否,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臨床醫師們書寫的主診、手術操作選擇以及編碼員的專業能力,這就要求醫院從病案源頭把關,做好病案診斷的書寫、編碼工作。
提高準確率的有效措施
1、增強診斷能力
減少診斷錯誤,就要增強診斷能力。不僅是要增強臨床調查的手段設備,更重要的是提高臨床思維水平。醫師必須不斷豐富自己的學識和經驗,提高臨床思維能力,力求全面、深入、透徹地認識疾病,才能減少診斷選擇錯誤。
2、加強病案質控
加大對全院醫務人員病案管理、病案質控的培訓工作,重點針對病案首頁常見缺陷及質控分析以及病案管理的重點、熱點、難點問題,強化觀念,從而不斷提升病案首頁數據質量。
3、提升編碼能力
對于編碼員,應加強概念性臨床基礎知識的學習,不斷擴充醫學知識,加強與臨床醫師的溝通交流,定期探討疑難病歷,總結編碼過程中遇到的問題。對于臨床醫師,院內定期開展編碼講座,提高臨床醫師對ICD疾病診斷、書寫規范及其編碼原則。從而減少主診選擇錯誤、提高編碼能力,保證編碼準確性。
此外,加強信息化建設,利用智能質控工具提升質控水平,減少人為錯誤,化繁為簡,實現更加高效、便捷的病案首頁管理。
今創首頁質控系統升級院內病案首頁編碼類質控規則,增加違規類編碼規則,包含聯合診斷、聯合手術、籠統診斷、籠統手術、醫?;掖a,對于錯誤進行預警提示,可及時處理更改。進一步加強住院病案首頁質量管理質控工作,提高主要診斷、手術操作選擇及編碼準確率,有效提升績效考核上報質量;避免因聯合診斷、聯合手術、籠統診斷、籠統手術、醫?;掖a導致入組錯誤或不入組情況發生,減少醫保違規、虧損風險。
聯合診斷分離提示